独山子石化:以数智转型推动质效跃升
在石油化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独山子石化公司以“数智石油”战略为指引,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与创新技术应用,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化转型成绩单。从智能排产到智慧计量,从实验室革新到生产优化,该公司以数智科技为笔,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蓝图上书写新篇章。
在质量检验中心,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。今年3月中旬,煤灰成分数据自动上传系统的成功投用,标志着实验室信息管理迈入新纪元。“过去每个煤灰样品需人工录入12项数据,现在工作站一键生成报告即可同步至LIMS系统。”生产科副科长张利新表示,这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检验效率,更实现了人工录入错误率为零。
目前,质量检验中心86%的分析仪器完成数据直连改造,剩余项目预计2025年全面落地。LIMS系统管理人员蒋敏表示,与智慧计量平台的联动,使计量器具信息查询效率明显提升,报检流程大幅简化。这种质检数字化转型,正为产品质量把控装上“智能保险”。
面对分布在各生产单元的4万余台计量设备,独山子石化与北京力控元通联合打造的“智慧计量信息管理平台”展现出强大效能。该平台集成ERP、MES、LIMS等12个系统,构建起覆盖计量全要素的九大智能模块,实现“一平台管专业、一图表管平衡”的管理革新。
据独山子石化公司机动设备部资深高级主管何伟介绍,平台上线后带来三重突破:检定证书无纸化管理覆盖超10万份,计划报检、审批、检定全流程线个岗位资源,年节约人力成本260万元;建立“跑冒滴漏”预测模型,计量器具完好率提升至99.9%;通过数据流图与能耗分析报表,能源管理迈入“分析级”阶段。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,该平台首次实现数据资产市场化,通过精准计量服务创收2万元,开辟出新的价值增长点。
随着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入围工信部“卓越级智能工厂”首批名单,其智能工厂建设进入新阶段。公司通过智能排产模型,在15分钟内生成效益最大化的排产方案,明显提升原油加工的边际效益。这种“分子炼油+智能排产”双引擎模式,使柴油、航煤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产出比例明显提升。
在乙烯生产领域,独山子石化110万吨/年乙烯装置应用在线实时优化技术后,实现原料特性与工艺参数的实时匹配。通过秒级响应的装置参数调整,两套乙烯装置连续半年保持日产4000吨以上的高产纪录。这种“数据+模型”的智能管理体系,推动石化生产向精准控制跃迁。
依托炼化一体化优势,独山子石化公司构建起从原油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智能优化体系。通过原油组分实时分析系统动态调整加工方案,实现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此外,独山子石化还投用炼化智能巡检机器人,集成红外热成像、雷达扫描等先进检测技术,通过自主导航,精准识别跑冒滴漏,进行管线红外测温及压力表、液位计读表等操作,进一步提升巡检质量,助力生产装置安稳运行。
近日,天能化工厂20余台点检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为设备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数字保障。
2025年伊始,国产AI大模型便迅速席卷全网。人工智能的“爱迪生时刻”或许已经到来,开始“照亮”千行百业。
“传统工作模式下,系统报警后,需要监屏人员手动调整摄像头角度来确定故障位置,速度慢、效率低。报警视频联动项目应用以来,一旦系统发生报警,部署在现场的摄像头就可以一键旋转镜头角度,及时捕捉到报警画面,...
近日,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关于征集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流程工业智能工厂业务管理规范》(简称《规范》)国家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。
日前,在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(简称“成都院”)第二届科技大会上,成都院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同设立的“工程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”在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15位院士和国家卓越工程师、...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《中国化工报》社有限公司邮编:100120